東營創新實施品牌工程興農富農,打造地理標志產品矩陣
渤海之濱,黃河尾閭——東營,這片曾經以“油城”聞名的土地,正悄然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農業變革。鹽堿灘涂上,不僅生長出優質農產品,更孕育出一批響亮的農業品牌,成為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的強大引擎。[詳細]
渤海之濱,黃河尾閭——東營,這片曾經以“油城”聞名的土地,正悄然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農業變革。鹽堿灘涂上,不僅生長出優質農產品,更孕育出一批響亮的農業品牌,成為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的強大引擎。[詳細]
金秋十月,2025棗莊第九屆辣子雞美食文化消費季在棗莊市市中區(以下簡稱“市中區”)火熱開啟。活動現場,百人炒雞的鐵鍋陣蒸騰著香氣,網紅主播的鏡頭前,真空包裝的辣子雞禮盒訂單實時滾動,而不遠處的辣子雞產業園里,全自動化生產線正將當天新鮮烹制的產品發往全國……[詳細]
近日,2025山東名優特精農產品發布暨“齊魯農超”建設推進會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行,活動現場發布了全省鄉村特色產業名優產品名單,并搭建了新品首發平臺。[詳細]
為促進農業農村消費,培育打造農產品精品品牌,推介展示山東名優特精農產品,全面提升“齊魯農超”影響力,展示山東省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取得的顯著成果,2025山東名優特精農產品發布暨“齊魯農超”建設推進會近日在濟南舉行。來自山東十六市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國內知名農產品流通企業、大型商超采購商、電商平臺代表、優秀企業代表等近200人參加活動。[詳細]
記者從近日舉辦的全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推進會上獲悉,今年上半年,全省糧食產業工業總產值超2300億元,同比增長4個百分點。全省年產值過百億的企業集團10家,過30億的企業42家,過10億的百余家。[詳細]
從地形上看,濰坊、臨沂、日照三地,山地丘陵、沿海灘涂等地理條件多樣,為發展農機裝備提供豐富的應用場景。三地農機龍頭企業共同出資注冊成立山東合創農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發展,去年11月,“濰臨日智能農機裝備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2024年,該集群產值達1264億元,占全國農機行業的1/4,產業規模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詳細]
根據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的2025年夏糧生產數據,山東夏糧播種面積6044.4萬畝,居全國第二,占全國15.2%,同比增加8.1萬畝;單產達452.8公斤/畝,居全國第一,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2倍,同比增加2.7公斤;總產達547.4億斤,居全國第二,占全國18.3%,同比增加4.1億斤,增量全國第一。[詳細]
近日,省農業農村廳、省科學技術廳、省自然資源廳、省衛生健康委、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出臺《關于促進全省中藥材生產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不斷提高中藥材綜合生產能力和質量效益,構建具有齊魯特色的北方道地藥材生產高地。[詳細]
“在科企深度融合、育繁推一體化模式下,我們育種單位通過魯研公司遍布黃淮海冬麥區生產一線的廣泛觸角,第一時間獲得種植戶的反饋,使得我們的育種目標能夠緊跟產業和市場需求,育出來的品種也更受農民歡迎。”省農科院作物所所長曹新有說,現在新品種往往在審定之前就能通過公司安排擴繁,一經審定就能快速上量,較普通品種授權轉化方式,能夠提前2—3年實現大面積推廣,審定與推廣實現了無縫銜接,從成果到應用大大加速。[詳細]
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為持續推進大規模農業機械報廢更新,我省進一步擴大報廢補貼范圍,在原政策規定的拖拉機、播種機、聯合收割機、水稻插秧機、農用北斗輔助駕駛系統、機動噴霧(粉)機、機動脫粒機、飼料(草)粉碎機、鍘草機、旋耕機、秸稈粉碎還田機、犁、深松機、植保無人駕駛航空器、谷物(糧食)烘干機15個農業機械報廢機具種類基礎上,將水稻拋秧機、田間作業監測終端、色選機、磨粉機、田園管理機(微型耕耘機)、打(壓)捆機、茶葉揉捻機、大蒜收獲機、花生摘果機、農用水泵、薯類收獲機、青(黃)飼料收獲機等12個機具種類納入報廢更新補貼范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