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wdly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東省商務廳 版權所有
來源: 央視新聞2025-10-27 09:00:00
在中國人的生活中,五年,是一個特殊的時間單位,一個個五年規劃,既記錄著國家的歷史,也印刻在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的記憶中。而中國持續多年所呈現出來的清晰的方向感和路線圖,也越來越令世界驚嘆。 “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十四五”即將過去,而到了本周,“十五五”規劃建議,在二十屆四中全會上審議通過。
從科技自立自強到經濟的綠色轉型,再到民生福祉的持續改善,新的規劃,需要為國家下一步發展的每一個關鍵領域,標注重點,指出方向。距離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我們還有十年時間,在此背景下,誰都清楚,“十五五”這五年的重要性,特別是在當前國際環境中,未來的五年,中國怎么走,也注定會經歷前所未有的挑戰。那么,我們將如何實現下一個五年規劃?
“極不尋常、極不平凡”,本周四發布的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公報,使用了這八個字,來形容整個國家在“十四五”期間的發展歷程。公報還判斷,接下來的“十五五”,我國的發展環境仍然會面臨深刻復雜的變化,處于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 王一鳴:我們經常說,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世界經濟的這種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也超過了以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經說過,全球經濟可能面臨二戰以來最大的考驗,那么這句話放在當下, 我覺得依然是成立,從目前的態勢來看,貿易保護主義正在抬頭,對全球經濟也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面對世界經濟這種增長格局的變化,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戰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
四中全會公報指出,“十五五”時期,是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全會提出的“十五五”目標中,高質量發展位列首位,強調“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突出新質生產力引領、科技自立自強、產業體系現代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 張曉晶:就一個經濟體來講,要能夠獲得一個持續的發展,持續的增長,永恒的推動力就是全要素生產力,就是科技創新驅動。
在江蘇淮安,人工智能,正在為電網檢修,帶來革命性的改變。隨著公司配備了“空天地”智能巡檢體系,在人工智能算法和高新技術裝備的賦能下,不僅人力得到大大節省,隱患研判的準確率,也大大高于之前,目前已經超過95%。
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正是“十四五”時期,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一個縮影。以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為例,2020年有1454家,今年九月,已經超過了 5300 家,全球占比達到 15%。人工智能應用,也正在向千行百業加速賦能。本周,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提供的信息是,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加快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中國經濟正在換上新的增長引擎。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 王一鳴:當前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演進,呈現出人工智能為主導與量子科技,生命科學交叉融合,多點突破的這么一種發展態勢,人工智能迭代升級,正在催生產業變革。對中國而言,我們說主動求變,就是要抓住這輪科技革命的機遇,以科技創新去引領,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新技術,孕育新產業,創新,也能夠育新。本周五,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鄭柵潔在發布會上表示,2024年,我國“三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8%。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將催生數個萬億元級甚至更大規模的市場。此外,《十五五規劃建議》還提出,要前瞻布局未來產業。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 主任 鄭柵潔:推動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氫能和核聚變能,腦機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動通信等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鄭柵潔還表示,這些產業蓄勢發力,未來10年將再造一個中國高技術產業。而針對科技的自立自強,《十五五規劃建議》作出的四方面部署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
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 陰和俊:完善新型舉國體制,全鏈條推動集成電路,工業母機,高端儀器等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決定性突破。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 主任 鄭柵潔:堅持惠民生和促消費、投資于物和投資于人緊密結合。
從投資于物,到投資于人,在本周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多個部委負責人對《“十五五”規劃建議》的解讀,也一直在突出一個“人”字。四中全會公報提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堅持人民至上原則,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推動人的全面發展。
如何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是四中全會公報中的一大重點,也為社會各界所關注。其中,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就被列為未來五年重點部署的工作之一。今年新推出的國家育兒補貼,已在上個月正式全面開始申領。符合條件的0到3歲嬰幼兒家庭,每孩每月可領取300元育兒補貼,一年就有3600元。本周,據媒體報道,多地表示將加快審核速度,育兒補貼10月底到12月,有望陸續發放。
一個接一個的五年規劃,行進到“十五五”,越來越清晰的線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一直是人的現代化。人均GDP,從2015年的4.93萬元,上升到2024年的9.57萬元;人均預期壽命,從76.3歲上升到79歲;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40%上升至60.8%,正式進入普及化階段。更值得關注的是,“十三五”,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從而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十四五”,則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銜接的5年過渡期,這五年,脫貧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了近40%;而未來的“十五五”,四中全會公報明確提出,對于脫貧人口,要轉向常態化幫扶的新階段。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 鄭功成:通過國家的引導,國家的調整和區位的對口支援,和企業的參與,應該說各個地方在產業振興方面是摸索了一些新的門路的,但是還不鞏固,所以“十五五”期間要把它常態化,產業振興要把它鞏固下來,只有每一個鄉村都有了相應的產業支撐,這個鄉村振興才能行穩致遠。
此外,隨著人口流動,以及城鎮化率的不斷提高,對于1.7億進城農民工和他們的家庭來說,持續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的提升,也是未來五年的重點。具體到隨遷子女入學,在成都新津區,今年4月就啟動了義務教育適齡隨遷子女“隨到隨讀”試點改革。以往外來務工父母為孩子入學,需要集中申報,還要提供居住和就業相關的多項材料;新的改革是,只需提供居住證或勞動合同。
經過十四五的努力,目前,在公辦學校或享受政府補助學校就讀的隨遷子女比例,已超過97%,比“十三五”末提升了11.2個百分點。而四中全會公報則進一步提出,未來五年,要穩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五年規劃,中國之治,這背后蘊藏著怎樣的治理密碼?從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到明年就要實施的“十五五”規劃,可以說,用中長期規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已經成為我國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制度載體。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張林山:放眼世界,制定經濟社會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并非中國獨有,但像我國這樣能夠朝著既定的目標持續制定實施五年規劃并且取得巨大成功的,這極為罕見。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 副理事長 王一鳴:“十五五”規劃是未來五年的一個藍圖,而治理能力的建設,是實現這個藍圖的保障。我們要通過改革創新來提升國家治理的效能,這里面關鍵的一個環節,我覺得就是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也就是說我們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地結合。
四中全會公報中,“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遵循的六大原則中就包括了,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 張曉晶:市場是有自發力量去擴展的,那么中間遇到的障礙就跟政府有很大的關系,那么這個時候如果說“十五五”有突破,那就是更好地來處理所謂的政府市場關系,也就是說我們要把有效市場跟有為政府要更有機地結合起來。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 主任 鄭柵潔:《建議》提出了統一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規范地方政府經濟促進行為,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等舉措。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已經成為今年經濟生活的重要主題詞,本周,在四中全會公報中,又再次強調,要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堅決破除阻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卡點堵點。目前我國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事項,已從過去的328項,減到了106項,有4218件阻礙要素流動的政策舉措,得到清理,但是,還有不少堵點和卡點。
安徽合肥,這家以生產車載顯示產品為主營業務的企業,這幾年,隨著長三角地區市場一體化進程的推進,已經能夠和長三角地區其他上下游企業,構成完整的汽車產業鏈,從下單到下線,最快四小時就能完成。這背后,正是統一大市場思維下,長三角地區構建的新能源汽車四小時產業圈所釋放的產業效能。
在本周五的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五五規劃建議》進一步明確提出,統一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規范地方政府經濟促進行為,統一市場監管執法,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專家認為,在這些改革舉措中,核心就是要處理好“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的關系。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 張曉晶:我們要通過一些規則理清政府和市場,你的角色,你的定位,尤其是我們現在很多的分割,都是因為政府干預太多了,而如果說政府干預減少,那么市場的自發力量,實際上是有利于形成統一大市場的。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 副理事長 王一鳴:我們需要從制度規則入手,提高制度的統一性,設施的連通性,規則的一致性,執行的協同性,來使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能夠有一個更加堅實的基礎。
“十四五”即將收官,“十五五”即將啟程。有人說,中國的現代化像一場馬拉松,但更準確地說,它是一場需要智慧接力的長跑,每一程都要快,每一棒都要穩,“十五五”這一棒,要接過“十四五”打下的基礎,又要為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為“十六五”的最后沖刺積蓄能量。因此這一棒,既要跑出速度,更要跑出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