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wdly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東省商務廳 版權所有
來源: 棗莊日報2025-10-24 09:00:00
秋日的魯南明珠,陽光澄澈。高聳的雙子星塔光影閃耀,簇新的展覽會場人潮涌動。10月23日,2025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大會盛大啟幕。
這場以“新能源·新動力·新未來”為主題的盛會,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主辦,欣旺達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信裝備研究院承辦,山東省機械工業協會、中關村智慧能源產業聯盟支持。大會匯聚了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行業巨擘與創新企業,共襄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盛舉。
大會采用“1+1+3+1”的立體主題結構——開幕式暨主論壇、閉門懇談會議、三場專題論壇與“新能源汽車周”活動聯動展開。思想的光芒、技術的火花、產業的能量,在棗莊這座加速崛起的城市交織奔涌。
煤城蝶變:
強鏈聚群引領新賽道
棗莊,這座因煤而立、因煤而興的工業城市,正以新能源產業為引擎,書寫從“黑色能源”向“綠色動力”的時代跨越。近年來,棗莊市搶抓“雙碳”戰略機遇,把新能源產業作為城市轉型發展的首位產業來培育,堅持穩住“鋰”、搶灘“氫”、開發“光”、擴容“儲”,先后引進吉利、欣旺達、科達利、中創新航、協氫等頭部企業融鏈入群,持續提升新能源產業規模能級,積極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新能源產業技術創新體系。
在大會主論壇現場,欣旺達集團創始人王明旺的主題演講引來臺下陣陣掌聲。這位來自深圳的企業家,把目光投向魯南,把未來扎根于這片土地,從電池到“電池+”的戰略升維,欣旺達在棗莊布局的,不只是產業,更是一種面向未來的信念。
曾經的煤城,如今的“中國新能源電池名城”,正以鋰為筆、以光為墨,書寫屬于新質生產力的城市傳奇。
思想激蕩:
大咖云集探討新技術
新能源的未來,屬于創新的力量,也屬于協同的智慧。在全球能源變革與綠色發展的時代浪潮下,新能源電池產業作為核心驅動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未來能源與交通格局。
“聚焦電池創新、底盤與動力創新、充電創新,建立強大的生態鏈,制造性能好、成本低的系列產品。”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電動汽車協會創辦人陳清泉在視頻報告中說。
“電池將成為新能源生態的‘核心單元’。”欣旺達集團創始人王明旺在主題演講中提到。
“共建兆瓦超充網絡,共贏全電物流機遇,讓有路的地方就有高質量充電。”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充電網絡領域副總裁王濟勇在主題演講中談道。
開幕式上,還進行了視頻報告、主旨報告和主題演講及深度對話環節,來自深圳市金融穩定發展研究院、華南理工大學、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的專家,分別分享體會、交流觀點,暢談產業發展前景。思想的碰撞,讓大會不止是一場產業盛會,更是一場時代思辨,關于綠色未來、技術革命與中國制造的時代命題,正在棗莊這片創新熱土上生根發芽。
合作共贏:
協同創新塑優新生態
大會期間,三場專題活動各具亮點。
新能源汽車超充技術發展論壇聚焦“秒充夢想、標準共建與規模化落地”,整車廠、電池商、設備商、檢測機構同臺共議,探尋超充技術產業化的路徑。
商用車動力電池技術應用交流會圍繞“重載突圍、成本重構與協同性創新”,共商商用車電動化的市場化破局。
電化學儲能創新技術研討會則以“材料革新、技術躍遷與產業化破局”為題,探討技術突破與規模化應用的銜接路徑。
這些分論壇不僅拓展了學術深度,更搭建了資源互聯的橋梁。來自全國的專家代表認為,棗莊以會為媒、以產為核,正讓“會”成為“鏈”的延伸、“鏈”成為“勢”的聚合。
欣旺達創始人王明旺說:“任何企業都無法單獨完成這場產業變革。”一句話,折射出棗莊在新時代產業協作格局中的開放姿態——以一城之力,鏈接一個產業的未來。
營商環境:
開放包容構筑新優勢
產業的競爭,終歸是環境的競爭。
“棗莊在產業鏈配套、政策支持和人才保障上優勢顯著,這些都堅定了我們在棗莊深化布局的信心。”欣旺達動力副總裁葉智林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硬件設施可以復制,營商環境無法復制。棗莊的務實與真誠,讓我們看到了發展的溫度。”一家新能源裝備企業的負責人說。
這種信心與溫度,來自棗莊干部體系的執行力,來自政府與企業“同頻共振”的姿態,也來自這座城市文化中深植的“厚道”二字。“事事講誠信、厚道棗莊人”的城市品牌,正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軟實力——誠實守信、敢擔善為、厚德載物。這樣的氣質,正是新質生產力孕育的最好土壤。
活力迸發:
砥礪奮進邁向新未來
從煤的黑,到鋰的亮;從資源的枯竭,到創新的涌流。鋰電池的每一次化學反應,儲能技術的每一項突破,都映照出這座城市的進取與希望。今天的棗莊,已不再只是魯南的一座城市,它正以科技的能量、綠色的信念、開放的格局,參與并塑造著全球新能源產業的未來。
當思想照亮技術,當科技激活城市,當產業托舉夢想,棗莊正以澎湃之勢奔赴新時代的光明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