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wdly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東省商務廳 版權所有
來源: 選擇山東2025-10-27 09:00:00
養老機構里還能及時處置腦梗?近日,記者在泰安市泰山醫養中心采訪時就了解到這樣一件事,深夜一位老人突發腦梗,設備報警后,具有豐富經驗的護士立即作出判斷,接著將老人推到2號樓,進行CT檢查,緊急進行處置治療,然后救護車直接轉到泰安市中心醫院。這就是泰安醫養結合的生動一幕。
“泰安市圍繞打造‘壽比泰山’養老服務品牌,初步構建起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療康養相結合、事業產業協同發展的養老服務體系。”泰安市民政局黨組書記李培國告訴記者。
今年,泰安市成立全市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加快推動銀發經濟發展壯大。與此同時,泰安市統籌中央、省、市各級養老服務發展資金,每年投入7000余萬元,從設施配建、運營獎補、老年助餐、人才培育、適老化改造等方面支持養老服務加快發展。
在泰前街道廣生泉社區,社區養老院負責人尚隨建告訴記者,培訓合格的60多位居家護理服務人員在為老人服務,她們負責老人日常起居、飲食和如廁等全方位的護理。除了家庭護理人員,每周三還有醫院的醫生護士定期上門給老人做血壓等的檢測。記者了解到,居家養老比較受歡迎,泰安市建成家庭養老床位5016張,為7527人開展居家養老上門服務85萬次,探索了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泰安模式。
中午,在財源街道松園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老人們早早就來排隊,手里提著飯盒。“今天中午是包子,一個肉的,兩個素的。”工作人員一邊熱情介紹著,一邊給老人刷卡,然后打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粥。這里的午餐,平常是一葷一素,登記注冊的70歲以上老人只需要交2元錢。服務中心負責人許德學說,中心每天都有食譜,葷素搭配,保證老人的營養。
在社區養老服務方面,泰安鼓勵專業機構開展連鎖化運營,已有12家養老機構承接運營102家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幸福食堂),受益家庭超過20萬戶。
目前,泰安市在營“幸福食堂”170家,招募社會餐飲機構16家,年服務老年人142萬余人次。許德學介紹,他們中心注冊的來就餐老人達到400多人,每天中午吃飯的老人在50人左右。
在醫養結合方面,泰安更是走在前。位于泰山區的泰山醫養中心,目前住著400多位老人。老人按照失能情況,分住在不同的樓宇。該中心休養樓住著88位老人,都是輕中度失能的老人。“24小時,隨時隨地處理老人的情況,白天還有三個常駐醫生,拍片、磁共振、心電圖、彩超等檢查項目可在中心完成。”休養樓護士長李傳玉介紹。
醫養中心的5號樓一樓住著21位老人,這些老人均生活不能自理。該樓護士長仲麗霞說,“這里的護理標準相當于醫院的重癥監護室,很多老人進入了生命的倒計時,我們要為老人提供最細致的服務和溫情關懷。有位老人,我經常用擁抱來慰藉她,臨終的那一天,她主動要和我擁抱。”
據泰安市民政局統計,泰安市114家養老機構中,星級機構占比達到85%,護理型床位占比達76.1%;雙證齊全醫養結合機構68家,其余機構均實現內部醫療護理服務全覆蓋。
另外,泰安有序推進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消費補貼工作,自8月開展以來,全市共發放消費券10362張,其中養老機構消費券8013張;同時,今年民政局牽頭開展消費品以舊換新居家適老化改造補貼工作,對6種改造場景共25個品類適老化改造產品給予補貼,單件產品補貼比例由去年的20%提高到30%,目前銷售總額達238萬元。
據了解,2024年,泰安市在民政部、財政部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驗收中獲評“優秀”等次,列東部地區首位;泰山區農村互助養老模式入選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2025年,泰安市在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部署視頻會議上作典型發言。